分享臨終關懷 好友陪伴抒紋 走最後一程

2024-12-15     劉奇奇     反饋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58/22586235.avif

何抒紋生前是一名護士。

(雙溪大年14日訊)「我此生第一次分享『臨終關懷』,就給了你,抒紋。」

「抗癌2年,年輕媽媽走了」,死者夫妻好友馬峻元指出,他在數日前得知何抒紋病情消息後,就開車從雙溪大年到怡保見這個好友,而跨別3年的再次見面,抒紋的第一反應是激動的哭了。

馬峻元在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他與抒紋的丈夫是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他也是佛學老師,也曾是吉打馬佛青副主席。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58/22586237.avif

馬峻元(右起)數日前到怡保探視何抒紋。後為陳家偉。左起為何抒紋的母親和丈夫陳佺嶸。

他也在在其面子書,分享自己與抒紋在人生最後見面的點滴。

他在帖文寫到,在抒紋長期在國外抗癌化療移植反覆的路上,其實朋友們都一直都在關注,也適時給予鼓勵。

「不多的叨擾你治療,是我最真實的關心。再見原來已經那麼久了,再見卻是我需要與你分享如何得人生『再見』的『臨終關懷』。」

他寫道,幸慶的是,最後一次見面,雖然抒紋在身軀煎熬虛弱時,其意識仍清晰並安住於心。

他也指出,在抒紋第二次骨髓移植排斥後,家屬也被告知她或只剩下2個月性命,而他也慶幸自己馬上動身到怡保探視抒紋,此生也第一次分享『臨終關懷』。

「最後因為有你(抒紋)的因緣,我第一次有機會與我這班一起長大的老友,一起背誦佛語(巴利語)、三皈依(佛,法,僧團)、受持五戒學處和修習慈悲觀。」

他說,馬佛青這些年也積極推廣「臨終關懷」,他也希望更多人能對『臨終關懷』課題有更多了解,在無常發生時,更懂得坦然面對。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58/22586238.avif

馬峻元(左2)在安寧病房,向虛弱的何抒紋,進行其人生第一次的「臨終關懷」分享。

馬峻元指出,抒紋一生也影響了不少人,導向了善行道,尤其是他相識20多年的同學好友,即抒紋的丈夫陳佺嶸(Bryant Tan)。

他說,抒紋將曾經那麼桀驁不馴的好友佺嶸,變成一個懂得自利利他、無私舍心的人。

他也回憶自己見證佺嶸和抒紋的一路走來的點滴,如兩人曾經一起為未來打拚、為拍婚紗照煩惱、孩子出生前的手足無措,為教孩子吵架。

他也見證佺嶸在過去3年,一路陪伴抒紋抗癌路上的身心疲憊。

馬峻元指出,在最後一次的見面,他也與抒紋聊到對於後事的想法,抒紋也提出有意捐出大體供醫學研究。

「這意願真的讓我震撼,與隨喜你此善行意願,無論之後結果如何,你此善行意願依舊值得大家隨喜。」

他說,抒紋也提及希望死後能「骨灰種植樹木」,但他強調,這些後事都將由家屬定奪。

「至於這些心愿最終是否能辦成,我也告訴抒紋無需執著。」

「這是我第一次跟臨終朋友安排後事,而且大家還是以一顆真實面對歡笑中,喜悅的心去商量的。」

馬峻元告訴抒紋可以放心,他與另一個好友陳家偉未來都會繼續陪伴其丈夫Bryant,並會在未來告訴他們的孩子,他曾有個善良強大的媽媽。

「我們也會看著孩子,若未來因緣允許,我會抽空帶娃,在他人生道路上適時的善導;在他未來懂事後,跟他說說我見證的他爸爸媽媽的故事。」

「我會告訴他,他滿月時抱著他給了個大紅包,他曾有個很善良強大的媽媽,他媽媽的人生讓好多好多人,看見了生命最耀眼的善行念。」

他也在受訪時指出,看到抒紋在抗癌路上,心態上的成長,她積極接受治療,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實,也勇敢面對它。

「我希望她對待生命的正面態度,也能影響其他還在這路上的病患和家屬,或未來可能會面對這些歷程的人,學會珍惜當下,並活在當下,珍惜生命的每一個,大家可以相處的時刻。」

「這一路抗癌的過程,我看到她的成長,而我也在這段過程,學習和獲益不少。」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58/22586236.avif

何抒紋生病前,是個開朗愛笑的女子。

劉奇奇 • 1K次觀看
宋霖霖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95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劉奇奇 • 8K次觀看
武巧輝 • 940次觀看
劉奇奇 • 880次觀看
劉奇奇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4K次觀看
劉奇奇 • 91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