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孫子兵法」的運用了,如果詹姆斯是三巨頭奪冠而喬丹是雙核奪冠,那對比起來會非常的沒面子,其次降低一個人最好的手段就是抬高其隊友的地位,於是曾經「喬皮」組合就逐漸演變成喬丹、皮蓬、羅德曼三巨頭了,那為何喬丹球迷很少去反駁這個觀點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番!
巨頭標誌之一就是交易價值,當初公牛隻送出了第三替補中鋒!
2004年熱火用奧多姆、巴特勒、格蘭特、若干選秀權換來奧尼爾,2007年塞爾蒂克用傑弗森、格林、拉特利夫、戈麥斯、若干選秀權換來加內特,2017年火箭用貝弗利、蘆葦、哈雷爾、選秀權、現金等九換一得到克里斯保羅,這才是巨頭球星應有的交易排面,而丹尼斯羅德曼呢?
1995年公牛付出的籌碼僅僅只是一個4.7分4.9籃板的飲水機球員佩爾多,94賽季佩爾多擔任朗利和溫寧頓替補時場均2.7分2.9籃板數據更低,結果公牛隻用他就換到了丹尼斯羅德曼,這交易價值如同空氣一般。

羅德曼更衣室毒瘤屬性讓其他球隊不敢接手
巨頭標誌之二就是榮譽獎項,羅德曼只在第一年入選防守陣容!
MVP、得分王的要求有些苛刻了,但身為巨頭最起碼的標準也應該是全明星或者最佳陣容吧,哪怕全明星替補、最佳陣容三陣也行,結果羅德曼公牛時期從未達到過這樣的標準線,有球迷說羅德曼是防守型球員,應該以DPOY或者防守陣容來要求他,結果呢?結果公牛時期羅德曼只在96賽季入選過最佳防守一陣,後面97和98賽季甚至連防守二陣都沒能進去,這樣的球員稱為巨頭有些不合適了。

公牛第一年羅德曼兢兢業業,第二年各種原因缺席只打了55場
巨頭標誌之三就是場上貢獻,羅德曼只能對付輕量級內線!
又有球迷駁斥了,羅德曼防守效果數據無法體現,他在場上時公牛內線防守固若金湯,在一些球迷眼裡羅德曼在防守端無所不能甚至奧尼爾、尤因這些人遇到他都會吃癟,其實想想就知道了,羅德曼身高2米01體重不足100公斤,而九十年代那些內線都是2米13體重130甚至140公斤的巨無霸,如果公牛真讓羅德曼和他們對位,那公牛內線將被蹂躪的體無完膚。
實際上對抗他們是兩位肉盾盧克朗利和比爾溫寧頓的任務,而羅德曼的目標則是奧克利、卡爾馬龍、德尼斯科特、坎普、韋伯、范霍恩、梅森這些大前鋒選手。

羅德曼勇氣可嘉但身體天賦確實無法對抗大中鋒
為什麼羅德曼給人的防守印象如此深刻?喬丹集錦回放成就了他!
1996年肖恩坎普在羅德曼防守下以敗者身份拿到了三張FMVP選票,1997年總決賽羅德曼2.3分7.7籃板,對面卡爾馬龍23.8分10籃板1.7搶斷,1998年羅德曼3.3分8.3籃板,對面卡爾馬龍25分10.5籃板1.2封蓋,在羅德曼防守下卡爾馬龍投籃命中率達到了50.4%。
相信99%的球迷都沒有完整回看過98年總決賽,當時卡爾馬龍一次又一次在羅德曼頭上命中中距離投籃,而羅德曼對此完全束手無策,但沒有辦法,因為喬丹的原因,一些鏡頭被反覆播放了幾億遍,其中有兩個鏡頭和羅德曼有關,第一個是羅德曼和卡爾馬龍從後場相互絆腳摔跤到中場,第二個就是98年喬丹絕殺前和羅德曼一起搶斷了卡爾馬龍,因為這兩個鏡頭,球迷認為羅德曼一整場都是如此,但實際上卡爾馬龍系列賽場均僅有2.3個失誤,如果每個回合都和羅德曼糾纏,那失誤和犯規次數早就躍然紙上了。

這個鏡頭被反覆回放
為什麼別人將羅德曼稱為巨頭時,喬丹球迷沒有反駁?
首先羅德曼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95-96賽季羅德曼也確實入選了聯盟最佳防守一陣。
其次喬丹的球迷年齡都大了,公牛時期球迷差不多50歲左右,即使最晚看過巫師喬丹的球迷也要接近40歲,這個年齡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努力拚搏的階段,他們自然不會在網上和一些小屁孩對線。

喬丹履歷就像一部勵志電影,確實如開掛一般
最後就是喬丹的榮譽經得起質疑和考驗,六個總冠軍、六個FMVP、五個MVP、10個得分王就擺在那裡,另外六個冠軍由兩個三連冠王朝組成,而且季後賽和如今一樣都要經過四輪系列賽考驗,球迷也無法像對待比爾拉塞爾那樣將榮譽進行對半打折,所以無處下手的情況下就只能不斷抬高隊友皮蓬和羅德曼的地位和功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