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阿姨的不滿:女兒不敢埋怨婆家不幫襯,卻總憤恨娘家幫得少

01
一個劉阿姨抱怨她的女兒,說真不知道為什麼她女兒對她會有那麼大的憤恨!
昨天,她女兒給她打電話,想讓她幫忙照看一下孩子,說她外孫女一歲快兩個月了,也好照顧了,再者剛好小學也快放暑假了,到時她可以帶著她的孫子、孫女去女兒家,反正看一個孩子是看,三個孩子也是看,就辛苦一下她了。
「媽,我想趁著還年輕、脫離職場的時間也短,抓緊出去找份工作!你先幫我帶這兩個月,等大侄子開學了,我到時再和大強商量,看是讓他媽過來幫著照看,還是花錢請個保姆!你放心,等我正式上班、掙了工資,肯定會給你辛苦費的!」
聽女兒這樣說,劉阿姨心裡有感動也有為難:女兒的情況,她也知道!女兒婆家條件不太好(兩兒一女),當初娶女兒時,雖然買了房、給了彩禮(房子出的首付,彩禮3萬6),但事後才說有一部分錢是借的,也正因為有外債,女兒有了孩子後,女兒的婆婆不願幫忙,說還得努力掙錢還債,要是女兒非得讓幫,那麼,家裡的外債,女兒和女婿就得幫著還一些。
本來對於婆家隱瞞外債、打腫臉充胖子娶媳婦,女兒就有怨氣,一聽婆婆連照顧親孫女都有條件、且還是讓兒子和兒媳一起還債,女兒上哪忍得了?她一氣之下,「新帳舊帳一起算」,還沒出院就和婆婆大鬧了一場,自此,婆媳倆算是撕破了臉。
覺得女兒可憐,不想讓她太過受累,那時,劉阿姨不顧自己兒媳的阻攔,大老遠跑過去照顧了女兒,一直到外孫女快三個月時,她才回了老家。
當然,就是這一次的「只顧外孫女而不管親孫女和孫子」,讓劉阿姨的兒媳有了說法,在家沒少給她甩臉色。
也正是有了這個「教訓」,如今,對於女兒主動提出讓自己帶著孫子和孫女過去幫忙,劉阿姨才會不敢痛快答應了!她的小孫女也才2歲半,正是貪玩、愛鬧的時候,雖說大孫子上了小學,不用怎麼操心,但外孫女也還那么小,她怎麼確保自己一個人能照顧好孫女和外孫女呢?再者,女兒家也不大,就算白天女兒和女婿都上了班,但晚上回來,三個大人加上三個孩子,一天兩天可以忍,時間長了,女婿受得了嗎?

想了想,劉阿姨便告訴女兒,不如把外孫女送到她那裡,畢竟家裡還有她老伴兒,她們兩個人照看三個孩子,肯定不會那麼費力了!也能照管得很好!再者,孩子們畢竟都是在她家,她一沒有不管孫子和孫女,二沒有帶著幾個孩子去住兒子家,想來兒媳知道後也不會再挑出啥錯了!畢竟,她可以幫兒子那麼多年,幫女兒一兩個月總不算過分吧?等女兒啥時候給婆家商量好了,婆家願意幫著帶孩子,女兒再把外孫女接回家就是了。
原本劉阿姨覺得她的提議,女兒肯定能接受,畢竟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女兒聽後,不但連想都不想就拒絕了她,而且當下扯著嗓子就在電話里指責她,說她偏心、不公!只知道疼兒子、孫子和孫女,對閨女一點都不懂得心疼!連幫個閨女的忙,都得先替兒媳著想!別人家當媽的,都是見不得自己閨女受苦,盡力去幫一幫閨女,她倒好!幫閨女一點,就這啊那啊的!
「從我結婚到現在,給娘家添過麻煩沒有?找娘家要過什麼東西沒有?哥哥結婚,你和爸給這給那,花了幾十萬,我結婚呢,就給我五萬塊錢做嫁妝!這我怨過你和爸沒?我當時有了孩子,沒人幫忙,難的要命,求你幫幫我,你呢,滿心都是你的孫子、孫女,還說什麼再待下去,你兒媳又該鬧了!你都幫哥嫂帶了一胎帶二胎,那時你小孫女也不是很小了,怎麼就不能在我這裡幫一下呢?如今,我想上班,求你幫著照看一下孩子,也不是很久,你又找理由推脫了!媽,難道我嫁了人,就不是你的孩子了?為啥你幫哥嫂就什麼理由都沒有,到我這裡,多幫一點就好像是犯了不可饒恕的錯呢!」
沒有想到女兒非但不領情,反而把話說得那麼難聽,劉阿姨有些怒了:她這哪是找理由推脫了?不是儘量找一個折中的辦法嗎?是,兒子結婚,她是出了不少錢,但這不是一直都存在的流程嗎?畢竟男方娶妻,要是不出車房彩禮,誰家願意啊!如果女婿娶女兒時,不出一分錢,她和女兒肯定也不同意啊!她沒有留下女兒的彩禮,反而還給了比彩禮多的嫁妝,這難道還不夠嗎?又不是她讓女兒嫁給的女婿,當初她和老伴兒反對女兒嫁這樣的人家時,女兒死活不聽啊!
至於幫帶孩子的事情,她那時不是不想多幫,是兒媳在家和兒子鬧得不可開交,老伴兒一個人照看兩個孩子又有些困難,她不得不回去的啊!女兒結婚這三年,沒給她和老伴兒一分錢,回娘家的次數還不到三次,她和老伴兒也沒說過什麼,因為體諒女兒不容易、壓力大!可女兒呢,不但不理解她,而且還這麼說她,真是讓她忍不了!難不成女兒安排不好自己的生活,也要把娘家攪得一團糟嗎?

聽劉阿姨提起以前,女兒更怒了:每次和你說事兒、讓你幫忙,你都能扯到我不聽你和爸的話,非要嫁給一個窮人家!我婚都結了、孩子也有了,再說這個還有意義嗎!你沒有說多疼一下閨女,盡力多幫一下閨女,動不動就是找我的錯!覺得幫了我一丁點就很了不得了!為啥你幫你自己兒子就沒那麼多的話,到了我這裡,就要囉嗦一堆了!這幾年,你兒子和兒媳有很孝順你嗎?他們回饋了你和爸多少啊!
見女兒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勢,劉阿姨是又氣又無語!她並不是挑女兒的錯,而是就事論事,給女兒講一下道理,讓女兒明白,她和老伴兒並不是那種一點也不管閨女的人!可女兒呢,只沉浸在自己的憤怒里,沒達成自己的期望就發飆,一點也聽不得不同的意見和想法!
「小倩,你也不用那麼激動!我就問你,你覺得我和你爸做得少、幫你的少,怨我、指責我,那你把這股勁兒用到你婆婆那裡沒?你老公又有沒有像你這樣,去對他的父母大吼大叫?他父母不幫他,和別人家的父母比起來,幫得少、出錢也少,他怨氣那麼深沒有?他都眼睜睜地看著他娘不幫你,任憑你吃苦受累,那你不找他去商量、解決,反而吵我、和我鬧,你自己說說你有理嗎?
做老一輩的,別說封建不封建,哪能不疼自己的孫子孫女呢!放著孫子和孫女不管,非去照顧外孫女,這確實不像話啊!不凈是給自己兒子的婚姻製造矛盾嗎?我說得很明白,不是不想管外孫女,而是讓外孫女過來我這裡,省得你嫂子挑我的錯、和你哥鬧脾氣了!是你自己在那非亂猜亂想的!」
女兒聽不進去,冷笑一聲,接著扔下了一句「媽,我知道了,反正閨女沒有兒媳重要唄!我不給你和哥添麻煩就是了!以後你和哥嫂就好好親近吧」,之後,掛了電話。
看女兒這個態度,劉阿姨真是氣得不行!她把女兒的話都原封不動地說給了老伴兒聽,怒氣沖沖地表示,以後不管女兒再遇到什麼事情,娘家一律不幫!反正幫了也落不到好,還會被埋怨幫得少了!
「真不知道這個女兒咋成了這樣!不敢埋怨婆家不幫襯,卻總憤恨娘家幫得少!娘家是欠了她嗎?現在有些女孩子,找婆家時,不聽父母的勸告,執意表示嫁的人有潛力、對她好!可真等她和所謂的愛的人過苦日子了,她不去找她愛的人解決,反而回過頭指責娘家偏心、不公、不管她!你說,這樣的女兒,不是白養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