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向娘家伸過手的獨生女:沒嫁門當戶對的,就盡力護住父母的錢

2025-05-03     楓葉飛     反饋

沒有向娘家伸過手的獨生女:沒嫁門當戶對的,就盡力護住父母的錢

導語:

提起獨生子女,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獨享了父母所有的愛和資源。

不可否認,與非獨生子女比起來,獨生子女的確不用去處理太複雜的關係,也不用去想著和兄弟姐妹爭什麼東西,畢竟,有不少的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都被父母灌輸「我們拼來的所有東西都是你的」這種觀念。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覺得獨生子女「好處」多多,在有些人看來,獨生子女被父母過分嬌慣,很容易就養成自私自利、一心啃老、不求上進的壞毛病,甚至有的獨生子女,結了婚以後,還會在伴侶的洗腦下,遇到點事情,就以「我過得不好,父母就該多幫我,反正他們的資產早晚都是我的」為由,向父母不停地「伸手」要東西。

其實,作為子女,不求能多感恩、多回報父母,至少不能只一味的索取,在心裡也要知道尊重和維護父母的東西,畢竟,父母再有錢,也是他們自己拼來的,你可以因為有父母「兜底」而有底氣去面對難題,但不能理直氣壯地認為不管何時,父母都得無條件地幫你。

讀者田女士,結婚快十年,作為獨生女的她,雖然從小到大被父母極盡寵愛,但並沒有養成自私、唯我獨尊的壞毛病,相反,她很獨立,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儘管婚後她和丈夫的日子過得也不是很好,可她從沒有想過要依靠父母去解決自己的困境。

不僅如此,她不但從沒主動向父母伸手要過一分錢,而且父母給她的錢只要超過一千,她全都會退回。

她稱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絕不是任何一個家庭的扶貧,既然她沒能聽父母的話,嫁一個門當戶對的人,那麼,就只有盡力護住父母的錢,守住父母拼來的東西,讓父母安心的、好好地享受生活,不用為她再操心。

讓我們來看一看她的經歷。

田女士:

我很幸運遇到了一對非但沒覺得「女兒不如兒子好、只有個女兒是個遺憾」,反而把我放在心尖上疼愛的父母。

從我記事起,父母給我的感受就是,雖然我家不是多富裕,但他們可以為了我付出一切,只要他們能做得到的,他們絕對不會有所保留。

暫且不說吃、喝、用、玩、穿,我都比同齡人的好和多,在教育方面,父母更是沒少下功夫,從小學到高中,我上的幾乎都是當地最好的學校,就連輔導班,都沒少報。

不僅如此,只要在家,父母也總是會教導我,他們堅信,女孩子光在物質上「富養」是沒什麼用的,精神上更是要多引導。

我母親,她雖然寵我,不管我做了什麼,都很少凶我吵我,但時常會叮囑我,女孩子是要有女孩子的儀態,但該堅韌的時候一定不能軟弱,遇到事情也要學會用腦子去想辦法,而不是只會哭、喊、發脾氣。

我父親呢,雖然他工作忙,陪我的時間少,但只要他在家,他真的是沒有原則的慣我。他曾告訴我,他的同事,說他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就算他拼到了較高的位置,以後也無法傳承,甚至是便宜了女婿。可他卻覺得,不管兒子還是女兒,他都得盡力去給自己能給的,這樣他才對得起「父親」這個稱呼,也只有他這個父親做得到位了,我才能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不會走彎路。

不僅如此,他非常尊重我,從不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去約束或限制我什麼,也不會總以「為我好」的名義替我做決定,他像一個大朋友一樣,告訴我怎麼看待挫折和不如意、認真地聆聽我所有的想法、以及耐心地陪我消化不好的情緒,以至於儘管他在家的時間少,但我對他比對母親還親近,很多次,我覺得和母親溝通不了、或者不想說的問題,在他那裡,全都可以暢所欲言、無所顧忌。

可能也是因為父母待我寬容,且又非常開明,我這個人雖然有點小任性,但自立、獨立,很有自己的想法,一旦認定了什麼事,就會堅定地做下去。

好在我還算爭氣,沒有辜負父母辛苦培養一場,大學考了個211,畢業後,就留在了當地發展(目前是一個新一線城市),靠自己考了一個不錯的事業編。

為什麼我會選擇這樣一份工作呢?

我父母在老家(一個三線城市)都是體制內,他們本想讓我畢業後回老家發展,說不指望我能掙上大錢,但求一份穩定,且有他們的幫助和「兜底」,我在老家至少不會過得差。

我明白父母的苦心,可不想一直在父母眼皮下生活,覺得年輕人還未在外闖就先認輸、躲回了老家,說出去有點丟人,畢竟,再怎麼說,我也是努力從老家考到大城市的!但再一細想,自己一個女孩子,獨自在外,要想不失業,一直都「有飯吃、餓不住」,那考編是最保險的一條路了。

除此之外,最主要的一點是,我覺得女孩子有個編制在身,比較好找對象一些,至少在學歷和工作上就能篩選掉很多不適合自己的。

就這樣,確定好目標後,我就開始行動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取得了成功。

工作有了著落,接下來便是婚姻大事了。

參加工作的第二年,在一個同事的牽線搭橋下,我認識了現在的丈夫老何,他比我大兩歲,人高高瘦瘦的,不帥、但有點秀氣,985大學畢業,當時在一家500強企業工作快三年(在這之前,在上市公司還乾了一段時間)。

因為他是同事的老鄉,再加上我對他第一印象也不錯,於是,吃過一次飯後,我們便互加了聯繫方式,逐漸地有了來往。

大概認識四個月的時候,老何向我表了白,說覺得和我挺聊得來的,我們倆又都是一個省的外地人,有比較多的共同話題,想和我談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

我最初是有些猶豫的,因為他家條件不太好,有一個哥哥還沒結婚,還有一個妹妹大學也沒畢業,父母別說有養老金了,連工作都不穩定,還得顧著家裡的幾畝田,和我理想中的結婚對象差的有點遠。

但考慮了一周後,我還是點了頭:一是,他人老實、踏實,從不搞虛的,什麼事都是先去行動,而不是嘴上說好聽的,而且我打聽過他家的情況,他哥是普通的一本,他妹妹是211大學,一個家庭能供出三個大學生,我覺得這至少能說明他父母不是懶惰、不明事理的人;二是,我一直都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的強勢和弱點,雖然我是城市獨生女,但老家和外面的大城市畢竟沒法兒比,像我這樣的條件,找個當地的,且學歷能和我相當,家境比我稍好點的、還能讓我看順眼的,也不容易,甚至可能在人家看來,我一個外地人還是高攀,與其如此,不如先和眼前的老何試試看,至少在學歷、工作方面,他還算不錯的,說不定還是一個潛力股。

在經過這一番「評估」之後,我和老何便正式成為了男女朋友,大概談了一年半,兩個人都覺得對方挺不錯,性格和三觀也都合得來,我們便有了結婚的打算。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像我和老何這樣門不當戶不對,我父母應該會反對這門婚事的。

其實,並沒有。

父母在了解到老何家的情況後,先是認真地聽了一下我的想法,接著給我分析了一下利弊,稱婚後婆家肯定給不了我什麼幫襯,老何一個沒背景沒關係、只有高學歷的人,可能需要很久才能熬出頭,甚至可能一輩子就只是拿著差不多的工資、過得差不多的人,我若是願意忍受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苦累的話,那麼,他們就尊重我的決定。

不過,話雖這樣說,但為了讓我和老何婚後能輕鬆一些,父母既沒有找老何家要一分彩禮,也沒有用我和老何攢起來的那點錢、以及老何父母給的錢(前前後後總共就給了3萬塊)。

1/2
下一頁
楓葉飛 • 139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9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宗先紀 • 6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武巧輝 • 3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宗先紀 • 4K次觀看
宗先紀 • 6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宗先紀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2K次觀看
高宏浩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