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的不滿:再婚老伴兒得知我把房已過戶給兒子,一聲不吭地走了

01
「人到了晚年,再婚到底是圖什麼?
就只是是圖錢、或圖有人伺候,不能是僅僅想有個人陪伴,不至於孤獨、淒涼,能好好地過完下半生?難道人老了,想追求一份單純的感情就那麼的不容易嗎?」
這是一個大爺問我的問題。
這個大爺為什麼要這樣問呢?
暫且稱為陳大爺吧,他今年74歲,前老伴兒離世已有三年半,只有一個兒子的他,每月退休金5000多點。
至於他的再婚老伴兒王大媽,比他小六歲,離異快十年,退休金不到2300,也是只有一個兒子。
兩個人是去年五一時,通過一次老年旅遊團認識的,因為聊得來,一路上又互相幫忙,他們便互相留了聯繫方式,這聊了一年多後,都覺得對方還不錯,於是,他們便有了再婚的打算。
不過,對於再婚,兩位老人的兒子看法有些不同:王大媽的兒子倒是沒有啥意見,很支持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陳大爺的兒子呢,沒說反對也沒說支持,就只是提了個條件:暫時不能領證,先磨合個半年、一年,等都了解全面了,再領證也不遲。
最初,對於兒子的提議,陳大爺很是不滿,他的兒子在外省發展,一年到頭兒,只有過年才會回來幾天,平日裡很少對他盡孝心,也不能對他噓寒問暖。他理解兒子在外的不易、沒計較過這些,可兒子呢,非但不體諒他,反而在他遇到了一個可以陪自己的人時,還提如此不合理的條件,真是讓他生氣!
他本想不顧兒子的提議,固執地和王大媽就去領結婚證的,但王大媽耐心勸了他,稱本來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好事,既然孩子沒反對,只是有些顧慮,那他們理應讓孩子放心,而不是非和孩子硬剛,到時弄得都不痛快!只要他們好好過日子,孩子肯定能看到的,領證也無非是早晚的事。
「我也不圖你什麼,就是苦了多年了,想為自己活一次,想和你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咱們都這個歲數了,也不用太在乎形式和別人的眼光了,只要咱們過好自己,那孩子看見咱健健康康、樂樂呵呵,肯定會認可咱、支持咱的!到時咱們再開開心心地去領個證!」
有了王大媽的這番話,再加上和兒子「討價還價」了將近一個月,自己已無心折騰,最終,陳大爺還是答應了兒子的條件,如此,王大媽便搬到了他的家,兩個人也開始以夫妻相稱。

還別說,雖然以前倆人也互相關心、幫助過,王大媽身體不適、住了院,陳大爺大老遠跑過去陪護她,去年冬天陳大爺「陽」了後,王大媽每天坐公交跨半個城市去給他做飯,且連續堅持了五天,但感覺也只是像多年的老友那般,可倆人真住到一起時,哪怕沒做什麼,就只是坐在一起說說話,頓時就有了一種家的感覺。
尤其是那種多年來沒有被關注、被呵護、孤零零的心,突然就被莫名的溫暖。
對陳大爺來說,家裡多了一個女主人,就有了煙火氣、有了家的樣子,他不用再想著兒子有多久沒給他打電話,也不用再盼著兒子何時可以回來看一看,更不用每天從外面溜達進家後、對著冷冰冰的牆面唉聲嘆氣,他只要想起家裡有一個人等著他,陪著他吃飯、聊天、說說笑笑,他就覺得後半生有了意義。
也正因為此,陳大爺對王大媽很是尊重,不管王大媽做什麼,打掃衛生、做家務、做飯,他能搭把手就絕不會閒著,就連王大媽縫縫補補,他雖不懂,但也會坐在一旁戴著眼鏡幫著穿線、剪線。
陳大爺沉浸在有了互相扶持的人的喜悅當中,覺得每一天都過得快樂且充實,就在他以為找到了一個真心陪伴自己的人、晚年不會再孤苦無依時,突如其來的一件事澆滅了他的美好憧憬。
上周三早上,他晨練回到家後,王大媽不但連早飯也沒做,而且對他也不再像以往那麼熱情,就只是坐在沙發上冷冷地看著他。
他換了鞋,正打算開口問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時,王大媽突然走向了他,並且往他身上狠狠地摔了一本房產證。
「怪不得你兒子不再找咱倆的事,原來在咱倆住一起之前,你就把房子過戶給了你兒子!你們爺倆真是好心機啊!枉我對你那麼信任了!這大半個月以來,我任勞任怨、掏心掏肺地對你,結果到頭來,我只是寄人籬下!哪天你兒子看不慣我,把我攆走,那不是分分鐘的事嗎?要麼你就把房產證上的名字再改回來,要麼你就拿錢再買一套小房子、咱們自己搬去住,不然,這真沒法兒過了!」

02
關於房產證的事,陳大爺覺得雖然自己沒給王大媽說,但也是他個人的婚前財產,他想怎麼處置都行。不過,他的確也有苦衷,當初兒子雖然沒有明確反對他再婚,但以「害怕他被騙」為由,執意讓他先把房子改了名字,因為他兒子覺得王大媽有兩個孫子,就算王大媽不圖什麼,但很難保證王大媽的兒子沒有什麼想法。
他們的房子在市區的好地段,交通方便,還有學位,雖說是一個老小區,但房價不低,即便是一半的房款,也是不少的錢。
「爸,你有退休金,手裡還有二三十萬的積蓄,足夠過日子了,真是遇到什麼急事、大事,我是你親兒子,肯定會管你到底的,但別人可不一定啊!所以,為了保險起見,你就把房子過戶給我,到時房產證你還自己拿著,我向你保證,我沒有啥別的心思,只要你在家住一天,這房子就是屬於你的,我絕不會把你趕出去!這事兒,咱爺倆知道就行,畢竟是咱自己家的房子,你沒必要再說出去了!那王阿姨不是說了,什麼也不圖你的嗎?」
陳大爺思考了一下,覺得兒子的話也並不是沒有道理,他和王大媽結婚後,可以幫一幫王大媽的兒孫,但他和王大媽結婚前的東西,他肯定得給自己的兒子。
就這樣,思索了一番後,他趁著兒子抽空回來的間隙,把房子過戶給了兒子,算是給兒子的保障,也算是未雨綢繆,以防他哪天突然走了,別再因為房子的事,大家再糾纏不清。

陳大爺如實把房子的事講給了王大媽聽,他本想著,自己誠實地回答,王大媽肯定也會理解他的,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王大媽聽後十分生氣,發了很大的火,說他心裡還是兒子重要,再婚也只不過是想給自己找個免費保姆。
「就咱倆那點退休金,和你那點存款,能幹啥?你兒子嘴上說得好聽,真是他缺錢了,把這個房子偷偷賣了,那咱倆住哪?你兒子他又不是就在你身邊,他在外面發展,多長時間回一趟家,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把房子過戶給他,他又不能住!除了賣掉了!你們父子倆還背著我搞這一出!既然這麼防著我,還和我過什麼日子啊?我看,你就是圖自己舒坦,就是想找個人好好伺候你!」
見王大媽動了怒,陳大爺是各種安慰和規勸,可不管他說得多麼誠懇,王大媽都聽不進去,她把自己反鎖在了臥室,早飯和午飯都沒吃,直到晚飯前,她才出來。
那晚,陳大爺又解釋和道歉了一通,王大媽雖然說了句「算了,沒什麼好氣的」,但情緒低沉,看起來還是不高興。
王大爺本還想著,再好好勸一勸王大媽,然後過兩天兩個人報個旅遊團,出去轉一轉、散散心,如此,王大媽慢慢地也就看開了,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五點多,他起床晨練時,發現家裡不但沒有了王大媽的身影,連王大媽的衣服和生活用品都沒有了。
不僅如此,王大媽的電話也打不通,後來他沒辦法,給王大媽的兒子打了電話,對方只說了句「我媽回老家了,讓你別再找她,她說就這樣吧,你們不合適」,就果斷地掛了。
